未来综合保税区行业前景在哪?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了三项举措:一是强化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退税政策衔接。二是完善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三是挖掘离境退税政策潜力。《通知》还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支持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
(资料图)
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据海关统计,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8万亿元,增长15%;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2.1%。中国跨境电商迎来最好机遇期。一季度,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9%,占比55.3%,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广东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综合保税区前景如何?2023年综合保税区发展前景预测
2022年,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约为6.5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1.4%。其中,出口占比约为56.4%,进口占比约为43.5%。
排名前五的综合保税区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昆山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松江综合保税区。
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有统计数据的159个特殊区域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19399.79亿元,其中出口9697.79亿元,进口9702.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6%,7.69%和2.74%,进出口和进口增速优于全国同期水平。同时,我国特殊区域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19.62%,17.17%和22.89%。
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的外贸进出口增速略优全国外贸,好于预期。但也仍然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因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加工贸易订单减少造成的进出口和出口增速继续减缓,出口增幅低于全国同期的趋势,稳外贸稳规模、稳外资增动能的任务艰巨。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季度,我国159个投入运行的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实现外贸进出口累计19399.79亿元,增速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其中147个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15082.71亿元,同比增长4.98%,9个保税区实现进出口4050.94亿元,同比增长4.64%。综合保税区和保税区的进出口分别占同期全国特殊区域进出口总值的77.75%,20.88%。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综合保税区等159个特殊区域实现进出口7,053.54亿元,其中出口3466.25亿元,进口3587.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3%,9.52%,9.34%。其中进出口、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低于同期全国外贸增速6和13个百分点,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也是今年一季度全国特殊区域外贸进出口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
特殊综合保税区增长情况分析
2023年一季度,特殊区域进出口排名前32位(20%)的区域,累计实现进出口14189.90亿元,占比同期特殊区域进出口总值的73.14%,比重是近年来最低的。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排名靠前,以加工贸易为主导产业的大多区域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失速的情况下,我国特殊区域仍能保持同比全国外贸进出口略高的增速,主要得益于多数中等规模综合保税区高速增长作出的积极贡献。
一是部分排名靠的,以保税物流为主导产业的综合保税区表现突出,如洋山、北京天竺、天津东疆、广西凭祥等;
二是在一季度有外贸进出口统计的159个区域中,实现同比增长的有109个,占比68.55%,其中超过特殊区域同期增速5.0%及以上的有106个,占比66.67%,增速超过10.0%的有72个,占比45.28%,超过100.0%及以上的有45个,占比17.6%;同期进口和出口均超过50亿元,且增速超过50%以上的东疆、岳阳、南京和凭祥。 综合来看,特殊区域出口、进口排名前32位的同期进出口总量,高出同期进出口排名前32位进出口总量2.5个百分点。
天津综合保税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天津塘沽海关持续推动“保税+”新业态发展,大力开展走访调研,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发挥区内集中检验功能,提升目的地检验通关效率,推动泰达综保区高质量发展。据悉,2023年1-4月,泰达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达53.7亿元,同比增长95.8%,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保税展示交易是指经海关注册登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货物凭保后运至区域外进行展示和销售的经营活动。相较传统的一般贸易进口模式,保税展示交易具有展示方式更灵活、经营成本低风险小等优点。同时,企业无需对进口商品在销售之前办理通关手续、缴纳关税和增值税,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占压,节约了经营成本。
同时,天津海关充分发挥综保区制度集成优势,持续优化保税展示交易业务的通关流程,不断拓宽保税展示交易业务范围,支持企业选择多种担保方式,便利企业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据天津海关统计,2023年1-4月,天津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88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其中开展保税展示货值约5.4亿元。
盐田综合保税区: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2023年盐田综合保税区已顺利启动保税冷冻物品物流业务,随着本次供港链路打通,预计将进一步助推盐田区冷链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保税-供港冷链货物进出闭环,丰富粤港澳大湾区"肉菜篮子",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梅沙海关、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全力推动下,项目得以快速推进,于4月26日正式测试成功。该项目是基于万纬冷链OTWB系统与客户系统的深度合作,可实现车厢温度全程可控、车辆信息全程可视等全程信息化管理。通过推动实现数字化及无纸化物流,实现对客户的业务赋能,打通供港食品冷链最"鲜"一公里。
烟台综合保税区:便民春风助企发展添动力
国家税务总局烟台综合保税区税务局依托“政策直通车”税收服务机制,对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点对点政策辅导,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跑赢科技研发的“新赛道”。
近年来,烟台综保区税务局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组建包含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社保非税等各业务领域骨干的税收服务团队,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政策运用以及具体操作等各个环节的问题,确保企业快速、高效享受到政策红利。
未来,烟台综保区税务局将进一步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落实覆盖面,推动政策直达、业务速办、红利快享,着力提升税收优惠政策对高端制造业等行业的帮扶力度,助推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综合保税区内外贸进出口统计数据分析
2023年一季度,我国有外贸进出口统计数据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中心)为85个,实现外贸进出口395.19亿元,其中出口126.24亿元,进口268.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6%、64.9%和增长32.9%。其中3月实现外贸进出口142.55亿元、49.68亿元和92.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7%、59.5%和14.2%,占比今年前3季度全国中心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值的36.1%、39.4%和37.6%。
统计数据,2023年前一季度,我国我国保税中心(B型)整体自2021年以来连续取得较高速度的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展情况较2022年同期出现一些变化,主要是:一是部分中心外贸进出口出现同比高速增长,特别是深圳机场、重庆果园、连云港和重庆铁路等;二是保税物流中心,特别是排名靠前的主体企业的业务稳定性较差,进出口排名的波动性较大 。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综合保税区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综合保税区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二、综合保税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综合保税区行业主要国家发展情况分析
四丶 2023-2026综合保税区行业市场规模趋势预测分析
随着综合保税区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综合保税区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
综合保税区行业报告还对全球的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是经营企业,服务、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综合保税区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对中国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竞争替代产品、发展趋势、新产品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
综合保税区市场调研如何?中研研究院对该行业作了详尽深入的分析,是企业进行市场研究工作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作为相关机构进行潜力分析、发展分析、投资分析等研究工作时的参考依据。更多行业具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