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商铺因相邻施工被围挡封路,多年无法使用,业主却被要求补缴高额物业费,这笔损失究竟该由谁“买单”?近日,宿迁市宿城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相邻工地施工封堵道路,导致业主商铺无法正常使用而引发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明确了责任主体和赔偿范围,为类似纠纷提供了法律指引。
(资料图片)
案情回顾:商铺被封堵,业主补费后起诉
2018年,业主龚某、俞某购买了某小区4幢4-13号商铺,并于同年3月办理交付及产权登记手续。然而,该商铺交付后不久,门前的唯一通道即被相邻工地施工围挡封堵,仅留一扇小门供行人通行,导致商铺长期无法投入正常使用。直到2022年上半年,门前道路才完成铺设,围挡拆除,商铺终于具备使用条件。
当业主准备使用商铺时,物业公司却要求其先补缴2018年4月至2022年7月期间的物业费,否则不予办理相关手续,期间还对涉案商铺强行上锁。为尽快使用商铺,业主无奈缴纳了6891元物业费,但其认为商铺在无法使用期间不应承担物业费,遂将物业公司和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已缴纳费用。
法院审理:开发商侵权,判赔物业费损失
宿城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商铺门前道路被围挡封堵系因开发商对相邻工地进行施工所致。封堵期间为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导致业主无法正常使用商铺。物业公司在此期间按照空置房标准收取了物业费。
法院认为,开发商作为相邻工程的建设单位,未经审批封堵道路,虽留有小门供行人通行,但仍导致业主无法正常使用商铺进行经营收益。即便封堵系施工需要,也应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并采取措施减少对相邻方的影响,开发商未能举证证明其已尽到上述义务。物业公司按合同约定收取物业费,符合法律规定,业主不得以相邻权受侵害为由拒绝支付。业主因无法使用商铺而支付的物业费属于合理损失,开发商作为侵权行为的受益方,应予赔偿。
综上,宿城法院判决被告开发商应赔偿业主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物业费损失5964元,超出部分不予支持。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本案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区分法律关系,依法维护权益
本案主审法官、宿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庭一级法官臧玉艳指出,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本案中,开发商作为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经审批封堵道路,侵害了相邻商铺业主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物业服务合同与相邻权侵权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物业公司依约提供服务,业主应当支付物业费;而相邻方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应当由侵权人承担。业主不能因相邻权受侵害而拒绝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义务,但可就该损失向侵权方主张赔偿。
法官提醒,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对相邻方权益的影响,采取合理措施,将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业主在权益受损时,应注意区分不同法律关系,正确选择责任主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
校对 朱亚萍